動物油多以飽和脂肪酸為主,飽和脂肪酸易損傷心血管,動物油膽固醇含量較高,且動物油的熱量高、熔點高、消化率低。
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,對心血管有益。
所以動物油不健康
這是真的嗎?
其實并不然
植物油和動物油各有利弊~
不信?跟著小U一起來看看!
動物油or植物油?
棕櫚油和椰子油屬于植物油,但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較高;雞油、鴨油、魚油屬于動物油,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較高。
奶油和黃油屬于動物油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;豬油屬于動物油,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、D、K、B6、B12,還可以疏通腸道,緩解便秘。
此外,動物油中含有的脂蛋白,具有延長壽命的作用。
到底該選動物油還是植物油呢?
01
油的種類怎么選
不同油最主要的區(qū)別在于脂肪酸組成的不同。常見的食用油里,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也是皆不相同,很難找到一款營養(yǎng)素構(gòu)成完全符合人體需要,又經(jīng)濟實惠的單一油種長期使用。
因此,建議根據(jù)家庭習慣購入2-3種小包裝食用油換著食用,保證不飽和脂肪酸攝入的多樣性。
02
特殊人群這么選
血脂異?;蝮w重異常者,更建議選擇含高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;
孕婦最好攝入茶油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用油。
03
油量這樣控制
血脂、體重正常者總用油量25-30克/日(約2-3湯勺),多不飽和脂肪酸與單不飽和脂肪酸各占一半。
老年人、血脂異常、肥胖者、患肥胖相關(guān)疾病或有肥胖家史者,總用油量應控制在20克及以下/日。
優(yōu)質(zhì)食用油挑選tips
01
看顏色
根據(jù)國家相關(guān)標準,大多數(shù)食用油按照精煉程度從高到底,一般分為1級、2級、3級、4級。等級越高,精煉程度越高。
一級、二級食用油顏色要淺于三級、四級。同品類同級別食用油,顏色如果出現(xiàn)較大差距,我們就要謹慎購買了。
注意!并不是精煉程度越高,營養(yǎng)價值就越高。精煉程度高的食用油雜質(zhì)少,但其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的損失較多。因此,只要是符合國家生產(chǎn)標準的,我們都可以按需購買。
02
看透明度
高品質(zhì)的食用油在日光和燈光下,用肉眼觀察應該清亮,無霧狀物質(zhì),無懸浮物,無雜質(zhì),透明度良好。
初榨橄欖油因為含橄欖酚等生物活性物質(zhì),所以呈綠色。
03
看雜質(zhì)
“自榨油”和“土榨油”雜質(zhì)多,不健康,建議少食用。
04
聞氣味
取一至兩滴油放在手心,雙手摩擦發(fā)熱后,聞不出異味(哈喇味或刺激味)為佳,如有異味就不要買。
05
看標志
“QS”——具有食品安全認證標志。
不同烹飪方式食用油這么選
普通炒菜選擇菜籽油、精煉橄欖油、花生油;
涼拌可以選擇特級初榨橄欖油、茶籽油;
不推薦高溫煎炸,但如有需要可選擇飽和脂肪酸豐富的豬油、牛油、棕櫚油、椰子油、黃油等。
永紅國際展覽(搜索"永紅國際展覽"公眾號關(guān)注)注:轉(zhuǎn)載請聯(lián)系授權(quán)并保留出處和作者,不得刪減內(nèi)容。